基础乐理十篇
基础乐理十篇《五线谱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教程》原名《五线谱读法基础教程》,是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音乐共同基础课合二为一的教程。
该书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是该社继“李重光音乐理论知识普及读本”系列之后推出的“李重光音乐理论系列教程”中的第一本。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这两门音乐共同基础课从来都是有分有合,分分合合,各有利弊。到底怎样为好,这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从教育方针、教育法则到课程设置、师资水平、课时分配,都与之有着直接关系。
将两者合而为一,最大的好处,就是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了单纯讲理论的枯燥、单调、乏味,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节省了时间。学得活,用得上,记得牢。特别是通过不断地实践,对理论知识的作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就会领会得更深、更透。
该教程的编写,充分利用了首调唱名法的有利条件,将十五个调、七种音的位置,简化为一种关系,可以同时学习七种谱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五种C谱表),使复杂的读谱变得异常简单,也很容易掌握。本书每课都分为四部分:乐理知识,读谱提要,听觉训练,视唱练习。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技能训练,都遵循简单明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讲,有练,有说明,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也可以自学。
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教改必须与世界音乐教育新思维接轨,在接轨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产生了八种新的理念。
一是美感核心的新理念。即在音乐课程研制中,突出音乐美感的作用。以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学生接受、表现和创造音乐,不断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感和情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促进心灵净化、情操陶冶、智慧启迪、情智互补。使音乐课成为学生高尚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生活态度养成的重要场所。
二是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音乐教学改革中,围绕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跳出目标单一、产业化的生产模式。扭转忽视人的本性发展的教学行为,使人的本质回归到自然人的范围之中。每堂音乐课均给学生留下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音乐创造因具有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它是激活学生表现和创造冲动的重要手段。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充分展现其个性和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就能使每个学生调整好音乐教学与自我的关系、音乐教学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三是多元兼收的新理念。除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精髓,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之外,广泛学习世界各国音乐经典和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精品,多元兼收,继承和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四是情感价值新理念。即课程的追求目标将学习音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视为首要,区别于过去将音乐技能放在第一位的做法。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他人、人类,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进取精神。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天地,在参与音乐实践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欣赏音乐的好习惯,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的鉴赏和评价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五是重学习过程的新理念。即改变音乐课“重教轻学”和应试学习型的状况,将课堂的重心转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模仿、体验、领悟、创新、探究、发现、合作和沟通之上。音乐的模仿、体验和领悟积累了音乐感性经验;创新、探究和发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求索、开拓和创造的愿望;合作和沟通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协作。重视和拓展学生即兴自由发挥的音乐创造,并着意引导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去体验音乐之妙,充分开展想象,鼓励在音乐体验中独创见解和自我发现。充分利用集体歌咏、演奏和表演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群体协调能力和宽容理解、共同参与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相互尊重合作的精神。充分利用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和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六是人文环境新理念。即改变音乐学习中的机械模仿和枯燥训练,不以单纯的专业知识为目标,而是让学生进入围绕人文主题的音乐学习中,了解音乐和相关学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经验和能力。在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耐心、关心、爱心、友善、尊重、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人性的提升和完善。
七是从生活情趣中体验音乐的新理念。即改变过去音乐课中一些脱离实际,有悖生活的内容。音乐与生活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是二者的共同本性,用紧贴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音乐教学内容和行为,使学生在课程中获得终身受益的能力和经验,从而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颇有情趣。这不仅能使学生从生活情趣中体验音乐,提高学习兴趣,还能潜移默化地养成热爱生活和乐观向上的心态,使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活力,增强工作和学习效率。
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指音的感觉特性。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 乐音色。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 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 是同时振动,是泛音。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乐器和 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被广泛 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心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称为调式。
调性指调式类别与主音高度。在乐曲中,主音是旋律、和声的核心,音与之发生从属关系最后中止在主音上。这样的乐曲就是有调性的乐曲。
音量又称响度、音强,是指人耳对所听到的声音大小强弱的主观感受,其客观评价尺度是声音的振幅大小。
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再构架主要是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贯彻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需要。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导,主要教会学生如何学”;“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走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学”。这种“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教育教学理念的有效贯彻,必然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现实需求。二是实现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论素养,而理论素养的提高又是建立在大量文献资料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的厚积薄发的过程。更何况音乐课程教学信息资源较少,教学资料建设相对欠缺,导致教师和学生获取相关理论知识的途径单一,拓展学习的空间比较狭窄。这就使得“如何引导学生学”成为课程教学目的实现的关键。三是优化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内容的需要。在传统音乐基础理论学科中,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作为该学科中的主干课程,对教学质量要求较高,具有教学内容技术强、专业性强的特点,对学生的音乐专业基础要求较高,导致学生在相对枯燥学习中兴趣不浓、动力不足。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根据学科特点,理顺学科内容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促进学科知识与技能训练整合优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四是落实音乐基础理论实践性教学的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每门课程教学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目前的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中,实践性教学内容容易被忽视或简单化。学生的实践往往局限于课堂上为数不多的小比赛、小观摩上,这对于提升学生实际能力,深入理解理论内容、打好理论基础、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为不利。五是解决以往教学存在问题的需要。以往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尽管在有效提高学生音乐理论素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参与度明显不足,课程学习仅满足“过得去”的思想还一定程度存在。教学手段单一,音乐基础理论教学大多依靠传统乐器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对多媒体技术和软件辅助等教学方法应用不多。同时,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考核不够,缺少相应的激励促进措施,导致教师责任心、积极性难以得到最大程度挖掘。上述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探索,重新构架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针对目前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再构架应遵循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理论素养为根本,以先进教学理念贯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以“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含金量”,保证课程教学质量。重点围绕“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创新构建教学模式、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其基本构想是“基础知识自学、重点内容精讲、难点问题导研、关联知识拓展”的全过程导学式多元化教学模式。其中,全过程主要是指学生全过程的参与教学,以及全过程的教学考评。导学式主要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本着“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思想,重点解决“教会学生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采取“自主预习―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的方法进行。多元化主要是采取“教师讲授+专题研讨+大作业+教学视频”相结合。最终实现教师教学理念先进、师德师功过硬、教学方法灵活、整体素质较高;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基础知识扎实、参与教学主动、问题意识强烈;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率较高。
综合类院校的音乐教育应根据自身优势整合资源,明晰定位,以突显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存在价值,谋求长远的发展空间。
课堂教学的“含金量”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知识存储量息息相关,也与教师的教学内容整合与传授艺术密不可分。教师只有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千方百计地使自己满腹经纶,才能使学生收获良多。为此,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是确保课堂教学含金量的关键。一是教?W组在要求每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任务制订读书计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学研讨日”组织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相关理论的学习,广泛开展读书交流研讨活动,实现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树立和理论素养的全面提高相融合。二是采取“课前集体准备、课后集体反思”的方式,在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每名教师必须落实教学日志制度,做到“节节有反思、课课有提高”,并充分汲取他人经验做法,及时纠正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三是落实“相互听课、集中讲评”制度,就是在整个教学课程中,教学组内相关成员应随堂听课,以有效补充自身的不足和及时发现其他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实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以及音乐基础理论课程自身特点,为切实达成“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天博TB体育官网入口,构建“导学式”教学模式,也就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一是组织教师集体研讨,并编写课程教学“导学案”,明确各专题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拓展延伸”等内容,并于课前发放到每名学生手中,使学生明确每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按照“自主预习、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的方式,巩固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二是课堂教学组织本着“精讲、讲精”的原则,采取“理论提示―研讨交流―教师点评”的思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三是针对教材内容易读懂的现实,课程基本知识体系的掌握采取“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答疑为辅”的方式,即教材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均由学生自己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以作业的形式呈现,以保证有限课堂教学时间的最大限度的利用。
学科体系的构建应本着“宽口径、挖深井”的思想,在教材选用、内容设置上既要让学生“吃得饱”,又要让学生“吃得好”。为此,我们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破学科体系,整合优化学科内容。一是整合音乐基础理论学科课程。着眼解决学科课程整合不够,教学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加强对新时期音乐理论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的研究探讨,搞好理论与技能课程的融合、结合。为此,因根据综合类院校的音乐教育教学特点,合理安排每一学期所开设的课程,打破以往教学课程按照教材体系的“平推”的模式,深入拓展全新的课程形式。在设置课程时,要着重关注提升课程设置的弹性和自由度,尽量整合基础理论课程和基本技能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时能达到理论学习与技能练习相互贯通,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各类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二是优化音乐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根据中西音乐技术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体系的不同,以新变化、新观点为牵引,优化教学内容。通过进一步充实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增加中国传统乐学、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学、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形态学知识等内容,丰富音乐教学资源。与此同时,借鉴西方现代音乐理论的研究成果,如先锋―点描派、现代十二音序列技法、不确定性音乐、机遇音乐和偶然音乐、电子音乐以及现代音乐的记谱法和声功能网的相关知识等,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方案目标。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在教学内容本身,更重要的在于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授课风格与艺术。一是用好“问题”牵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想、可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其实并不喜欢无事可做,只有在做事的过程中,人才有意义感;人更加相信自己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通过事先设计好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直接给出结论,要让学生有介入的机会,诱导学生思考后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有自己得出结论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二是科学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体验由听懂到会做会用的过程。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的,在一门课程的不同专题中、一个专题的不同教学环节中,灵活选用教学实践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单一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形式并用。同时,针对学习内容与要求,设计教学环节。要事先分析理论学习的内容中,哪些是需要记忆但难于记忆的,哪些是需要理解懂透但难于理解懂透的,安排对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实践环节和理论学习的时间间隔要合理,既要有一定的思考、消化时间,也要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将实践环节安排在理论教学后的适当时间段。三是正能量感染,让学生自觉进入参与课堂的积极状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上课时学生如饥似渴,有的则昏昏欲睡。针对这种现象,为了调动学生,首先授课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形象,很强的事业心和自信心,从外表上给学生以敬业、权威的好印象。其次在授课过程中要自然透露出热情和,形成良好情绪的传染。再次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故事背景的设计或选择、积极词汇的选择与运用,营造积极的心理暗示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找到兴趣点、兴奋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视唱练耳课程在音乐类的教学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是音乐综合性相当强的一门科学。视唱练耳的训练包括了读谱能力、听辨能力、节奏感和音乐感受及表现能力等内容。与此同时,视唱练耳的学习还影响了声乐、器乐,理论作曲诸多专业的学习。所以搞好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十分重要。然而,要想搞好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就必须不断改善视唱练耳的课程教学。在现阶段,我国广大中职院校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既有许多先进的,值得提倡的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一)通过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读谱能力、听辨能力、节奏感和音乐感受及表现能力。长久以来,我国中等职业学前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目标给出的定位是:“视唱练耳应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识谱视唱能力”。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全面协调能力,顺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另外,对师范生来说,将会为未来投身于教育事业播下良好的种子。
(二)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与诸多专业的学习紧密相连的学科。如果把视唱练耳等基础课程比作金字塔的底盘,把金子塔的顶端比作专业上升的顶点,那么,金字塔底盘的大小与其高度是成正比的,金字塔的底盘越大,它的基础越结实,塔身也能搭建的越高。这就清楚地表明了视唱练耳课程与各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因此也就体现了视唱练耳课程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基本的地位与重要作用。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教师将诸多专业课程知识融入其中,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使所学内容直观形象,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音乐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社会在不断发展,为了跟随时代的脚步,人们越来越多地将时间投入繁忙的工作中偶尔停下来休息,而对传统音乐几乎已经渐渐遗忘了。毫无疑问,这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不良的现象。然而,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将起着推动性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拿出古人的杰出作品与同学们一起研究探索,在前辈们的基础上发扬壮大音乐文化。
(一)在某些中等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过去更多的是注重学生音准和听辨能力的训练,这是必要的,但忽视了视唱练耳练习中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因此,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增加学生掌握歌声中正确的呼吸、发声技巧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有一定的意义。有些院校对于视唱练耳专业的教学,没有针对性,所学内容过于广泛,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只是知道,而没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因此,详细划分视唱练耳专业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文化知识对当今的青少年来说特别重要。相比之下,中职类的学校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大部分家庭都希望孩子能通过学好文化课程考进理想的大学,只有当孩子的文化课实在不理想时,才考虑到中职院校学一些专业技术。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音乐基础自然很薄弱,这种现象对于视唱练耳专业的教学有很大的不良影响。教师在课堂中只能简单地谈一谈课程内容,而无法与学生互相探讨,共同进步。也就无法很好地促进音乐文化的进步。
(三)现阶段,很多教师只为了一份固定的薪水,每天上课只是敷衍了事,而不去专心研究自己所教的课程知识。尤其对于音乐,对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来说,它需要一批具有专业能力强,键盘技能好及综合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老师进行教学。然而除了极个别高校会有部分专业能力强的老师外,其他大部分音乐院校的视唱练耳教师在专业对口、学历层次、学术能力、师资结构等方面离高标准的专业要求相距甚远。所以,为了很好的教学,这些教师必须悉心钻研视唱练耳教学课程,努力在教学中达到最好的效果。再次,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音乐知识消化吸收的数量和质量也会有所不同,由此而表现出来对音乐的认知程度也有所差别,与学生的性格、毅力及接触音乐时间的长短、音乐知识的积累多少等诸多因素都有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各自优势,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音乐思维,避免学生产生听觉惰性,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尽快地上升为理性认识。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视唱练耳教学的剖析,让教师认识到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学模式的有效改进使教师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当代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把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融入美的感知。音乐教育已成为当代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学习情绪,缓解学习压力,陶冶情操。视唱练耳教学是音乐教育的奠基石,其教学成果的优劣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们的音乐创作、音乐鉴赏、音乐表演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与之成正比。
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正式,提出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可喜成效,办学规模、教学层次都有了很大改观。然而客观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
以高等艺术职业教育为例,虽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育人理念等方面都在不断完善,但课堂教学和实践运用相脱节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严重制约了自身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传统艺术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加以改革和拓展,尤其是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做到与时俱进,是新时期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需。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培养学术应用型的人才,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能力应用型人才,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使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能力。这一导向,必然要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实践技能的形成与提高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学习、积累和指导。在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中,基础理论课程是至关重要的课程类型,不仅为学生打开了通向音乐艺术殿堂的大门,同时也是他们更深入地感受、理解与实践音乐艺术的重要基石。目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基本分为两大类:一是作曲理论基础课程,包括乐理、和声、曲式分析等;二是音乐学基础课程,包括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作品赏析等。
从以上不难看出,现今我国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大多都在套用本科院校模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目的,还是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等,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本科院校痕迹”。以钢琴表演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钢琴艺术史为例,大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是和本科院校相同的《钢琴艺术三百年:从至现代的钢琴艺术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或《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教学目的与内容也大致与本科院校一样,侧重于钢琴艺术发展轨迹探究与经典作曲家、钢琴作品分析。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定位与现状已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人才”。
“应用型”“技能型”与“职业性”等特性,使得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是实践技能的培养,都要与学生的就业导向密切联系。例如,高职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从事的是钢琴基础教学及培训工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钢琴艺术史课程,在具体教学中应着重对演奏技巧历史演变与教学理论历史传承等内容的讲解与分析,而非对钢琴艺术发展历史的深入探究。这恰恰就是钢琴艺术史这门课程在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中设置、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
与本科层次的艺术教育相比,由于在教学层次、教学目标及学生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开展必然有着自身的特性与要求。
(一)“高等性、艺术性、职业性”的教学特性,使得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成为兼具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艺术教育特征的综合型高等教育
“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要求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与积累。由此可见,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熟练的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还要使其建立牢固而有效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换句话说,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例如,演奏技能的熟练与提高固然需要大量的艰苦训练,但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来认知与解读艺术作品的内涵与精髓,则是高等艺术教育更高的目标。
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来源于中专、职高、技校等,往往在文化知识、理论基础方面比较薄弱。高等艺术职业教育,虽然以传授学生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但仅依赖技巧、技能的教学与训练,远不足以建立起学生全面的艺术修养与良好的综合素质。而艺术修养与综合素质的欠缺,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的匮乏,都可能使学生在将来的技术运用、作品理解和音乐表现等方面遇到种种困难。高职艺术院校音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深化的必要性亦在于此。
与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有所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应用型、技能型”的特质,要求高职院校基础理论课程必须紧密联系且服务于其他实践技能课程,并最终与学生的就业导向相结合。也就是说,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必须以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实践技能及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以钢琴艺术史课程为例,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不外乎从事钢琴基础教学及培训工作,从事钢琴职业演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由此可见,这一课程的具体教学中应重点加深对钢琴演奏技巧历史演变及钢琴教学理论历史传承等内容的传授,这也是与普通音乐院校相比本课程在高职钢琴专业教学中的一个特殊之处。
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兼有高等艺术教育的诸多特点。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对于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实现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十分关键。反映在课程设置方面,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以“应用型”为教学目标,将作曲理论课程与音乐史学课程作为两大教学体系,相互渗透且合理安排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中学到尽可能多的、有用的理论知识,防止“纸上谈兵”或“曲高和寡”现象。例如,将民族音乐概论与中国音乐史,或者曲式分析与外国音乐史课程合而为一,既能够避免雷同内容的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使学生变单调乏味的死记硬背为综合横向的整体思维,从而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选用的教材大多与本科院校无异,例如钢琴艺术史课程,教材基本以《西方钢琴艺术史》或《钢琴艺术三百年:从至现代的钢琴艺术史》为主。这类教材偏重学科理论研究,缺乏实践性、应用性教学内容,显然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它们在教学过程中所暴露的弊端,已越来越阻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因此,编撰具有高职特色,以高职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审美素质发展为本的教材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当今社会对于专业音乐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以此作为高职音乐人才的就业导向,就应突破以往局限于音乐表演与音乐教育范围的惯性思维,进而放眼于艺术管理、文化传播及群众文娱等领域。这就要求音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应当打破单一理论课程固有的知识面,加强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渗透与联系,从而拓宽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更有广度和深度、更具实用性的音乐知识。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高职音乐教育的起点与基础,其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更好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性”“实践性”之特点以及高等艺术教育“专业性”“艺术性”之特点,建设一个既具有高职音乐教育特色又符合高职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课程体系,是现今我国高职音乐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
(注:本文为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3年研究课题“艺术类高职院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以钢琴艺术史为例”成果之一)
[2]毛肄.高职院校《钢琴艺术史》课程教学刍议[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4).
基础音乐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的基础,其培养模式是重视全面素质教育,本文提出人文教育下的基础音乐教育普及研究,主要是探讨基础音乐教育在与人文理念相结合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其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如何培养出音乐的听众,促进基础音乐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人身体机能方面研究的进步,人们发现音乐教育对于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大脑和思维的刺激、调节方面,促进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保证了灵感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增强,各种非智力因素及智力因素也随之得到了巩固与发展。音乐教育的发展从科学理论验证角度来看,主要是对人的右半脑发挥作用,而右半脑又与人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创新能力等有关。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音乐教育对人的生理心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音乐教育作为艺术美育教育中的一种,是人类生活与进化过程中必须的环节。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类生活情趣和浪漫情怀氛围的营造,在于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对人文理念、文化背景的更深刻的理解,在于对于艺术的一种感知。
基础音乐教育主要是针对人的基本需求,培养出具有音乐艺术与欣赏的能力的一种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人的感性世界,提高人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文化情趣,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健康积极发展。
目前,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发展依旧处于低水平阶段,各方面对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音乐教育的宗旨不明确。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流行音乐吸引了大部分的青年人,而青年人一方面在欣赏流行音乐的同时,也开始了对流行音乐的批判,但对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关注又明显的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特点,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民族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要开展音乐教育,培养音乐艺术教育的欣赏者是必要的,而基础音乐教育需要担负起培养社会音乐听众的职责。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欣赏产品,其艺术性的表现相对有限,在最基本的层次上满足了青年人对音乐的期望。流行音乐中的经典曲目事实上与通俗音乐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因此要发展基础音乐教育的听众,可以从通俗音乐及经典流行音乐开始。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目前各种音乐的形式首先都需要有良好的包装才能促使其与市场更好的融合,最终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因此基础音乐教育也需要这种包装与宣传,
另外基础音乐教育还可以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进行宣传,以促进基础教育正规化发展,促进基础音乐与其他音乐发愁的交流与沟通,从思想认识上重视基础音乐教育,保证基础音乐教育的长期建设。
基础音乐教育的基础及首要条件表现在系统的教材编制上,对于音乐工作者来说,音乐教材对于音乐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基础音乐逐步走进课堂,音乐教材就更显得重要。这里对音乐教育教材的基本要求是要自成体系,同时形成一种循序渐进的模式,对不同阶段的音乐教育有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音乐教育,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升。基础音乐教育要从音乐的本质特征出发考虑,更多地让学生去感受到音乐的价值和文化感召力,使学生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接受音乐的艺术性,理解音乐的艺术表达,从而促进音乐艺术的广泛发展。因此教材的设计也应该从音乐的审美价值和角度去编写,重视对音乐艺术魅力的表达,更多的去展现出一种欣赏的氛围。
音乐教育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师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一部分作用因素,而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领域中表现出缺乏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的状况,一些音乐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都存在某些不完善因素,比如只有音乐素养,没有教育素质;只重视音乐技巧,忽视音乐的文化内涵等,这些都难以使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可以说,教师的修养直接决定了美育层次的实现以及音乐教育的有效实现。通常,职业的音乐教师需要具备较高层次的专业知识修养、教育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除了具备必要的音乐技巧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理念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在基础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交会学生音乐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交会学生如何进行艺术想象,明确音乐作品背后精神的表达,促进真正的音乐艺术的教育实现。
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对音乐有较为深刻的体验,重视对学生只会和灵感的引导,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音乐教育是一门相对特殊的艺术,要求教师在教材的灵活运用方面做好做通,不断地对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和分析,重视对音乐美学和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学习,正确把握音乐的文化现象,同时音乐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效地促进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基础音乐教育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需要人文理念的指导与熏陶,发展普通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下实现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文章将基础音乐教育定位在人文理念与音乐素养的有效结合,是对音乐本体化的一种表达。音乐的审美群体只有与真正的艺术相结合,才能体现出艺术的魅力。促进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重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重视音乐教育背景的感知与理解,只有与人文理念相结合的音乐,才是真正的音乐艺术。
目前各大高校的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推进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在音乐教学方面的一大难点,这主要是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对理论基础部分的学习不够重视的原因造成的这样的局面。事实上,许多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为重视的是实践部分,而理论基础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鸡肋,弃之可惜,留之无味。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准则,如果没有理论指导,实践只能是一项空泛的熟练过程。
目前各大高校的音乐教学模式大致是这样的,当学生步入学校,通常会首先安排学生学习音乐理论基础课程,然后教给学生音乐方面的实践,像是歌唱技巧,谱曲规律等内容。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然而部分学生对于理论课程并不热衷,主要是因为学生认为无论如何,实践都比理论要重要,认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们通常情况下,都会将实践的课程作为重点主课进行进修。当然,单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句话而言是没有什么错误之处,但是实践检验真理,是需要前提条件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就是这个前提条件,要想让学生学习好以后的实践课程,就必须让学生为以后的实践打下夯实的基础。音乐理论并非是空泛的文字,而是多少年来许多音乐家总结,积累,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和财富。而这些财富已经是经过多代音乐人的检验,才总结出来是正确的真理,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这些财富的获取是多么的不易,要知道,空中楼阁是虚幻的,没有牢靠的音乐理论基础做基石,是无法学好音乐的。
目前想要改善学生对于乐理课的态度,就要对他们的心态进行开发和纠正。乐理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生在今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教学的。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对乐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而兴趣的培养并非是让学生一味的面对某一事物就可以产生的,有时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作为乐理课程的教师,我们可以适当的顺从学生的意愿,让他们在毫无乐理基础的情况下,谱写出一些曲目,或者让他们对音乐进行欣赏,而这样的实验,其结果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毫无乐理基础的情况下,一部分人是无法谱写出曲目的,而另一部分人谱写出的曲目听上去也不能令人感到和谐和完美。此时作为乐理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乐理知识对他们的曲目进行讲解,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曲目配合什么样的乐器,所出现的声音是最动听的。就像是竹笛,发出的声音配上竹笛名曲,是非常好听的,但是如果说让吹笛人演奏一首钢琴曲,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一样。当然学生在欣赏音乐名曲的时候,如果没有丰富的乐理知识,也是无法正确品评那些高超的艺术名曲。学生们能够说出来的只是觉得音乐沁人心脾,至于到底好在哪里,为何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却无法言表。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讲述出曲目中的相关乐理知识,告知学生,第一,曲目中哪段旋律表达的是什么含义,这样的旋律是否有规律可以依循;如果有,那么对根据曲目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遵循相应的规律来进行谱写曲目,这样表达出来的情感才是让人动容的音乐。第二,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乐器,适合什么样的旋律,比方说管弦乐器适合什么样的旋律,钟鼓乐器适合什么样的旋律,等等,可以配合实际的音乐实践,对音乐的旋律与乐器的配合效果进行对比,这样相关的音乐基础都会让学生对乐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让学生重视乐理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让教师的教学变得容易,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懂得运用乐理知识对音乐进行驾驭,赏析和创造。
第一,让学生明白乐理知识的重要性。所谓,基础是一座宏伟建筑的重要组成,乐理知识对于学生学习音乐也是一样,学习好乐理基础课程,才能让学生对以后的音乐欣赏,乐器选择以及音乐创作有好的影响。丰富的乐理知识,可以让学生清楚的知道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对以后的乐器选择,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旋律类型来选择乐器;更重要的是对于以后的音乐创作过程,学生可以依据乐理基础对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谱曲,而这样谱写出来的曲目,即合乎音乐理论,也准确的表现出自己的情感,那么创作出的曲子就一定会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欣赏。
第二,积极推进乐理知识在学生学习的进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对乐理基础学习的推进是必然的,没有理论,就没有完美的实践。就像是上文论述的一样,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所以对于乐理基础课程积极推进的工作,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一项使命。而对乐理课程的推进,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时机,当学生已经学习音乐三年之久的时候,再去推进乐理知识的学习进程,已经为之晚矣,但是如果能够在学生刚刚进入音乐学习的时候就对学生进行扎实的音乐理论培养,其学习效果,会非常显著。
第三,让学生明白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学好音乐。告诉学生不要对乐理课程有所厌恶,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做好音乐。无论是对音乐的欣赏,演绎或是创作,都是离不开乐理基础的。尤其是日后的音乐创作,有些学生在音乐创作的时候,由于缺乏理论基础,所以创作出来的音乐无论怎样做出调整都会令人感到不满,由于音乐本身是一种可以令人心旷神怡的事物,但是如果音乐怎样修改都让人感到难受,或者不是被感动的效果,那么这个曲目一定是失败的案例,这无论是对学生来说,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挫败。所以学习好乐理知识,才是学生以后学习音乐的基石。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的音乐教学的难点就是如何让学生明白乐理知识的重要性以及针对学生对理论的忽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以乐理课程教学为基础,在学生打好基础的情况下,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乐理知识是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只有对乐理知识进行透彻的学习,才能对音乐进行欣赏,用乐器对曲目进行演奏,用音乐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对曲目进行创作与改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音乐的路上踏实的走向康庄大道。
[1] 段群勇,蔡跃忠.谈高师基本乐理课程教学的几个难点问题[J].普洱学院学报.2013(02)105-107.
乐理教学是各音乐院校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乐理教学不仅“给专业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并为学习理论课程做好准备”,学习乐理是为了为演奏活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为更深一步学习和声、复调、曲式等音乐技术理论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关注学生音乐才能的发展,智力的开发,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乐理教学是所有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课程,也是各类音乐艺术院校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可以说,乐理课程是学习音乐的重要领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奠基作用。
只有在音乐实践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形成良好的音乐思维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创新。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笔者发现,在高职的乐理课上,单纯地进行音乐基础理论教学比较枯燥,比如讲乐音体系、节奏、节拍、调式等章节,很多教师只注意理论与概念的讲述,常常是纯粹的概念讲授,对学生缺乏感性方面的训练。学生不仅不容易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影响他们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导致音乐思维的僵化,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
音乐基本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与生动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教师需要明确乐理并非纯理论学科,它是作曲技术基础理论的“实践”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的倾向。比如教师在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五线谱的概念后和音在五线谱里的位置后,再采用听唱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感性的认识。通过听唱单音的高低走向,看到五线谱里基本音级的上行和下行,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了统一,获得了对音的感性认识并加深了五线谱的印象。在讲音程时,说C到F是纯四度,是协和音程,C到#E是增三度,不协和音程,学生很难真正领会,尤其是结合钢琴键盘,两个音程又是用的完全相同的两个琴键,学生便无法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结合调式音阶,通过适当的谱例听一听,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可以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是不断提高乐理教学质量。通过图片、动漫、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多样化方式,可以全面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从而达到多方位传递音乐信息。在课堂中讲到关于音色的知识时,有木管、铜管、拉弦、弹拨、打击乐等多种乐器的不同音色表现,教师很难把这些乐器都带到课堂上来并进行吹奏,那么就可以将收集到的图片和部分音像资料结合起来制作成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既避免了由于纯粹的理论讲解而造成的空洞,又使整个课堂教学显得饱满而生动。在调式分析中,教师可以先呈现乐谱让学生们分析,然后放音响,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检验分析的是否正确,或者在乐谱出现之前先让学生听音响,分析是什么调式,再呈现乐谱,检验听的是否正确。比如讲到节奏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音乐软件中的打击乐器,用定音鼓、钗钹来编写切分节奏音型、或为一段切分节奏的旋律进行伴奏,通过屏幕显示和播放。学生很快“看”出切分节奏的强弱关系,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获得了真实的感受,使整个课堂教学显得饱满而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当前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可分为音乐学专业和舞蹈专业,这两大专业有着各自的特点,舞蹈专业的学生并不需要掌握过于精深的理论知识,而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更加注重理论的深入学习和技巧的运用,教师需要按照基本乐理的教学大纲制定较为详实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为这部分学生将来进阶学习和声、复调等高级阶段的理论知识夯实基础。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入学基础不一,对理论课的兴趣不大。基本乐理部分的内容难易程度要适合舞蹈学院的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没有压力。教师应该选择通俗性强的基本乐理的教材,在教学的内容选择上不应过难,应相对简单易懂些,突出实用性,在章节安排上应更加注重与其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楚扎实的掌握基本乐理中涵盖的在基础教育中能常用到的大部分理论知识即可,不断提高舞蹈学生对基本乐理的学习兴趣,特别对于节奏节拍的掌握,可以多给学生听旋律片段、舞蹈音乐等激发学生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另外,目前音乐专业学生的乐理基础知识是不均衡的,这也是制约基本乐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乐理水平参差不齐与当前教学采用统一大纲、统一进度、学产生了矛盾。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进校之前,虽然绝大多数都学习过一些音乐知识,其中有些学生是从小就开始学习,也有些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甚至有学生仅仅参加了考前辅导。所以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基本乐理的课堂上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差别,比如对于那些音乐基础知识较好的,教学中主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地参加校内外的各类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主动的发现音乐、操作音乐,巩固和发展所学知识进行;对于那些音乐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则要强化基本概念的认知,通过固定的学时,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系统的音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特别薄弱的学生,甚至要采取个别辅导来强化其乐理知识。通过基本乐理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力求使学生的基本功达成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其后续专业方向的学习。
总之,在乐理教学中只有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学生才能学得生动、具体,领会得深,记得住。以上是笔者对高职院校基本乐理教学的几点心得与尝试,供同行参考。
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偏向音乐教育专业化,我校2009年7月修订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从事小学教育的知识技能,学有专长,能胜任小学各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复合型小学教师。”[1]有的教师依据培养目标中的“能胜任小学各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在本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套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重视理论的讲解和技能的训练,轻视审美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课程教育目标与教学时数、学生基础形成很大的反差,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最终令教师感到不知所措,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这门课程是我校师范学院开设的,由艺术学院、高职学院及外聘的音乐教师任教,目前还不知道归属于哪个教研室。任课教师各人编写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教案,主要是针对每学期的教学检查而写。没有针对该专业和课程的特点,经过认真研讨而制定的教学大纲缺乏科学、合理性与全面性,起不到指导、规范教学的作用。教学存在盲目性、随意性。
本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尹铁良、孙兰娟主编的《音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才内容分为四篇:乐理与视唱基础;声乐与合唱指挥基础;音乐欣赏基础;少儿歌曲创编基础[2]。各章的音乐知识以“作者独白式文字阐述”的陈述方式编写,各章内容没有建立横向联系,融合贯通性不强,留给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不大;教材选用的曲目大多是十年代中等师范音乐教科书上的经典曲目[3],反应当前学生社会生活与思想情感的曲目很少。在“反应学科最新信息,并适合学生能力和需求。”[5]、学科综合及文化渗透方面做得不够。所以,我认为该教材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课程来说不适用。
首先,由于任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闭门造车,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论的支撑,教学观念肯定会落后。其次是没有专门的《音乐基础》学科教研室,缺少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处于停滞状态。再次,由于《音乐基础》学科教学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备,不能充分给教师提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尝试新型教学模式的平台。
从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况来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中小学阶段没有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音乐基础很差,经过64学时的音乐基础课程的教学与训练,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况且,目前我国小学的音乐学科教学一般是由毕业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承担。从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上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上的“学有专长,能胜任小学各科教育教学”应该理解为:能胜任小学语文、数学主要课程的教学,且能兼带一门或几门其他学科(英语、科学、社会)的教学。如果要担任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学习《音乐基础》必修课以后,通过进一步的音乐专业学习(选修),才能胜任。所以,本课程主要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普及型教育。它既不同于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专业课、也不同于普通高校音乐欣赏选修课。本课程的性质是学科基础平台必修课程,它的教育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接受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的同时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具备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和基本能力;把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最后达到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的终极目标。
2.2建立音乐基础学科教研室,严格组织与管理(非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必修课程和全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目前,全校只有艺术学院有一个音乐教研室,主要负责音乐教育(本专科)专业的音乐各科课程的教学研究与管理。而(非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必修课程和全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教学与教研基本上顾及不上。我校(非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包括小学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英语教育都开设了《音乐基础》必修课;目前每学期面对全校本科学生开设的《音乐欣赏》选修课也有一定的规模。可见,建立一个音乐基础学科教研室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严格组织与管理该课程的教学,依据本课程教育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大纲,适当进行集体备课,编写授课计划和教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与反思,积极研讨课程改革与发展,使该课程教学逐步走向合理化、规范化、最优化。
传统的音乐教材是“教程式”教材,即立足教师的教学需要,突出的是音乐学科内容和逻辑结构,其目标是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当代教育与课程领域,强调的基本价值是‘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生成的价值观是‘学习为本’。”在“学习为本”价值观指引下,音乐教材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音乐艺术特点与音乐学科教学特点;体现现代音乐课程的“多元化”、“精品化”和“时代化”的特点。“切忌把音乐教材当作是音乐知识的汇编,要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来设计和编写教科书。在音乐知识的陈述方式上,要超越‘作者独白式文字阐述’,走向‘对话式语言表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