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TB综合体育登录入口615 “打开音乐叙事的另一扇窗”——钢琴家王紫桐眼中的《幻想五棱镜》音乐会
天博TB综合体育登录入口615 “打开音乐叙事的另一扇窗”——钢琴家王紫桐眼中的《幻想五棱镜》音乐会音乐会曲目编排,一般遵循风格历史演变的脉络,从巴洛克到古典,从浪漫到现代。然而,在我的首次中国巡演里,我希望能带来突破传统的音乐体验,用音乐情感的对比来编排曲目,为大家打开音乐叙事的另一扇窗户天博TB。
(J.S. Bach)的《f小调合唱前奏曲》(又称“众赞歌前奏曲”),最初收录于他的其中一部康塔塔(一种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的声乐套曲)之中,作为首乐章,它的形式是“众赞歌幻想曲”。后来把它改编为管风琴演奏的前奏曲,作为信徒合唱众赞歌之前的序奏。生于1866年的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改编了大量、李斯特、贝多芬的作品。钢琴家马克·汉伯格(Mark Hambourg)曾提到:“他(布索尼)经常告诉我,肖邦和舒曼的浪漫主义不合他的口味,而李斯特的华丽夸张和的雄伟结构与他的天性更加相通。”1898年,布索尼将10首合唱前奏曲改编为钢琴独奏的版本,而这首f小调前奏曲则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在迷雾中》是捷克作曲家莱奥什·雅纳切克(Leoš Janáček)于1912年创作的四个乐章的钢琴组曲, 也是他的最后一部钢琴独奏作品。创作此曲时,雅纳切克经受了家庭和工作上的双重打击——他失去了女儿,其歌剧又再次被布拉格歌剧院拒绝上演。因此,这部作品弥漫着身处迷雾中的未知性和迷失感——乐谱上时常出现的五到六个升降记号,以及不停变化的节拍和速度。它的音乐元素有着明显的特征和情绪,从内省沉思到焦灼激烈……这是一部极度个人化的、凄美的作品,雅纳切克对和声、节奏、乐句的独特运用,构造了一门充满着想象力与文学性的音乐语言。
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Scriabin)的《升f小调第三奏鸣曲》创作于1897-1898年间。时年26岁的作曲家,沉浸在新婚和巡演的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之中。作曲家称这部作品为“灵魂的状态”。在钢琴技巧领域上,它充满了挑战,织体充斥着疯狂与挣扎,不断向演奏者索取更多的。而慢乐章弥漫着俄式旋律的悠扬,仿佛在幻境之中。随着终乐章的不断涌动、攀爬,到主题的最后一次响起,冲击着感官震撼的极限……作品完成数年后,作曲家的情人这样解释终乐章“来自存在的深处升起富有创造力的人的可怕的声音,他的胜利之歌凯旋奏响,但却因虚弱难以到达顶端。他跌入谷底,被打败并陷入了虚无的深渊。”
下半场以莫扎特《第四钢琴奏鸣曲》开场。此曲创作于1775年,当时作曲家年仅19岁。第一乐章慢板,朴素动人,是我最喜爱的一个乐章。紧随其后的是俏皮的小步舞曲和阳光明媚的快板。典雅的风格与传统的三个乐章奏鸣曲结构,与紧接下来的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诞生于1853年。这部回赠舒曼的奏鸣曲(舒曼将其《C大调幻想曲Op.17》题献给李斯特),用全新的音乐语汇创作,以至于在当时的乐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甚至遭受过无情的抨击。以汉斯力克(Eduard Hanslick)为首的保守派初听后评论:“任何人听到它并觉得它是美的都是无可救药的。”克拉拉·舒曼第一次听完更以“噪音一般”来形容它。结构方面,李斯特背离了传统的奏鸣曲——这部长达三十分钟的作品将传统的三四个乐章的奏鸣曲融合为单乐章形式。
在浮士德、格雷琴、梅菲斯特三大主题的变形,浮士德的内涵,曲式分析等层面和角度,无数的音乐学家为此作出了各种的深入研究和剖析解读。初学这部巨作,我胆战心惊,像担心触犯禁忌一般,总觉得自己想得不够。“命运,英雄,魔鬼”的动机让我着迷,谱面上涂满了五颜六色的笔记,有什么“新的发现”,都忍不住跟朋友分享。朋友开始专心听着,后来就只剩一句“你想多了吧?”可面对如此伟大的作品,我又怎敢想少呢?汉斯力克对它的“批评”犹然在耳:“从未听过有人竟对所有的音乐作出如此混乱而又狂暴残忍的斗争……”如何令它在情感上与人共鸣,同时在结构上自然自洽,充满说服力?
想起在柯蒂斯音乐学院上学时,每逢上台前总会收到恩师Mrs. Sokoloff的电话,最后她总会落到那一句:“Play your heart out(把你的心交给舞台)。”也许,这就是我回国巡演前想跟大家分享的:我爱的曲目,以及渴望表达的真心。
1. 请您提前安排出行时间,携带有效身份证件,为避免排队等候,人员扎堆,建议您在演出开始前60分钟内到北京音乐厅取票换票。
3. 进入剧场后请全程佩戴口罩,剧场内请勿饮食,观演期间请勿随意走动。为减少聚集时间,演出结束后请按秩序离场,请勿拥挤、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