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70岁开始耗费13年心血83岁完成了这件大事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70岁开始耗费13年心血83岁完成了这件大事2018年3月,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响起了孩子们稚嫩的童声,《游子吟》 《刺勒川》《春晓》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华经典诗词,在孩子们的演唱下,焕发出别样的魅力,这些作品旋律清新、节奏明快、易学易唱,唱出了中国古诗词的不一样的韵味和意境。在孩子们演唱完,推荐人撒贝宁搀扶着一位老人走上了舞台,她个子不高,神态安详,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温暖和慈爱,这位看上去很平凡的老人,就是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谷建芬谈及自己的创作这些儿歌的经历和心愿,在她缓慢而平和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了知道了她这些年一直在笔耕不辍的为孩子们写歌,即使在她2016年最难过得时候,她都没放弃这个工作,大家都为之感动不已,台上嘉宾及现场观众三次起立致敬, 眼眶饱含热泪神态无不纵容,纷纷把自己最最热烈的掌声献给她!
说起谷建芬老师的大名,可能一些年轻的朋友不太熟知,可要说起她这些年创作的作品和她的们,那可是耳熟能详、人尽可知。她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曲家,创作了近千首音乐作品。其中,《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绿叶的情意》《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歌声与微笑》《滚滚长江东逝水》等曲目至今仍然经久不衰。她的们更是撑起了当今乐坛的半壁江山,随便说一个,都是响当当的歌坛大腕,比如如今仍活跃在中国歌坛的毛阿敏、那英、刘欢、孙楠等一大批明星歌手。因为一个承诺一份责任,她从70岁古稀之年开始,到2017年,历经13载岁月,完成了50首《新学堂歌》创作, 一首首孩子们爱听爱唱的中华诗词在她手中诞生,她赋予了这些中华经典诗词独特的韵味,让孩子们在美妙的歌声中,快乐地学习和传承经典,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善莫大焉。
为什么在流行音乐领域声名远播的她,劳累一生,功成名就,到了古稀之年, 本该好好享受天伦之乐的晚年生活,可她却要费尽心血如此执着的去创作儿童歌曲呢?要知道,这件事,可是费力不讨好,是要付出大量心血的事情。这源于2004年中央召开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会上,时任国务委员的吴仪女士见到她,对她说的一句话:现在的孩子们生活上什么都不缺,但想唱属于他们的歌曲,却少的可怜,你给孩子们写点歌吧,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正是这句话,触动了她的柔软的内心。 为了祖国的希望,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她毫不犹豫的下定决心:我要为孩子写一些歌,我要让他们在歌声中长大。从那时起,已是白发苍苍的她,在内心暗暗做了个决定,告别流行乐坛,沉下心来,专门为孩子写歌。
决心下了,该怎么写?该怎么做?如何在物质富足时代实现对孩子的音乐启蒙,满足孩子的精神补养呢?谷建芬老师瞄准了那些千百年来久诵不衰、既朗朗上口又意蕴丰富的中华文化经典作品,可这件事想起来易,做起来难,更何况她的童年在日本长大,刚回到中国后又待在伪满洲国,谷建芬对于中国传统诗词并不是很在行,如何在海量的诗词里面,选择孩子们合适的诗词就成了她的第一难, 她先从中小学教材上的唐诗宋词中选择,从《游子吟》开始,谷建芬先期用两年时间,选取了20首唐诗宋词进行谱曲,此后她扩大了古诗词的遴选范围,包括《三字经》《规》都收录进来,遇到一首好的歌词都不容易,而她的目标是要写出50首歌曲,难度可想而知。70岁高龄的她,,毫不犹豫,满腔热血地投入到创作中去,这事一做就是13年,至2017年,谷建芬创作完成了这50首儿童歌曲——《新学堂歌》。
50首歌曲,平均每年创作大约4首,每首费时3个月左右, 对古稀之年的她来说实属不易。给孩子们写歌,不但要考虑诗词的年代意境,使音乐能和内容融合在一起,而且还考虑孩子们的接受度,要尊重孩子。谷建芬的心愿是,希望这些作品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不仅现在的孩子们爱唱,十年后的孩子们爱唱,还要等他们成为父母了,也能教给他们的孩子唱下去。每一首歌曲,谷建芬都会仔细打磨,写完了之后隔几天再听,然后再改,往返回复。她对待每一首作品都极其认真,不肯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与马虎,为了作品,她和年轻人一样拼,时常熬到凌晨三四点钟东方发白,甚至是熬一个通宵,写到20多首,她的身体已经吃不消了,但她还硬咬着牙坚持着。转眼到了2016年,新学堂歌还有最后一首就完成了,但她的生活遭受了极大变故,一生相濡以沫的丈夫,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悲痛无比的她还没有缓过来,小女儿又因为脑出血突然离开,巨大的伤痛,让她停止了创作,那段时间她几乎只字未写,每天呆呆坐在钢琴前,却一个音符都写不出来。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了一句话:有种幸福叫放手,有种痛苦叫占有,她豁然开朗,决定将痛苦搁下,幸福地放手! 到了2017年,50首《新学堂歌》终于创作完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孩子们的教育打基础,就是为中华民族未来奠基!而这件,关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百年大计,竟由她一个耄耋老人,以孱弱身躯,独自支撑起来了,而这 背后的辛酸没有人知道。第一批学堂新歌制作完成后,第二批新学堂歌的发行,因为没有资金就搁浅了,她无奈说:我是用我老伴走后留下的钱,来继续做这个事,我要是走了,我怕没人管这个事了。为了创作和录制《新学堂歌》,除了2005年得到文化部的 20万元拨款外,其后近200万的录制费用全部谷建芬自己承担。为了推广新学堂歌,她和家人一家家去找,一个个去求天博TB, 最后幸得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宋官林的支持和帮助,他出资编排《新学堂歌》音乐会,而83岁的她竟感动到要下跪!她说:我真的要跪下给你磕头,你怎么就接了我这个招儿呢?宋官林猝不及防,赶忙扶起她:谷老师,您言重了。歌曲终于在各地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中普及,甚至推广到自闭症儿童的课堂上,而每次的彩排演出,她都是全场最认真的观众。
在谷建芬看来,《新学堂歌》比她之前的创作都更有意义,也是她这十几年里所做的最快乐和最重要的事,她如今的心愿,是让《新学堂歌》走进全国中小学课堂,让全世界的华人儿童和愿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儿童都能有歌唱。这位老人,从古稀写到耄耋之年,如今,已经84岁的谷建芬仍像一个战士一样,用音符和旋律,为中国的未来歌唱!即便时至今日,她仍没想过停笔:我想我还要努力写下去,让孩子更快乐地亲近学习,传承我们中华经典,让经典陪伴一代代孩子长大。她说有音乐陪着,这一生,绝对会长久地走下去。 撒贝宁说:在这个世界上,能与时间抗衡的就是才华。谷建芬老师用她的才华智慧,用她的大爱无私,为她的音乐事业,为祖国的未来花朵,倾尽一生心血,她是一位真正的大师,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之感动,为之自豪,为之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