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TB官方网站刘宪华:音乐即自由封面人物
天博TB官方网站刘宪华:音乐即自由封面人物接受采访时,刘宪华几乎是不厌其烦地谈论音乐带给他的能量,每一次的创作和表演,他在具体时刻的具体感受,他的记忆,他所记住的,他所想要重现的。刘宪华对我们说,他希望能成为给别人带来幸福感的音乐人,就像他很感恩有机会能到世界的各个地方演出。
2024年夏天,音乐节,黑白、极简风格的舞台上,白雾阵阵放出,蓝色的焰火随音乐节奏渐强渐弱。刘宪华登台,第一次演唱了未发行的新歌Always Been You。他选择了Orchestra版,主歌前加入了一段大提琴的声音,演出前,他和舞美沟通了很长时间。一些影子出现在他身后,影子拉着大提琴,他站在舞台上,像一个指挥家,闭着眼睛。他说,这首歌他还没有完全写完,但他想要观众先听为快。结尾时他还演奏了标志性的小提琴。
大提琴、小提琴,古典和现代的元素糅合在一起,充满了情感和力量。这个舞台有绝佳的音响和视觉效果,让不少人称赞。正如他此前一直以来的自我要求:在舞台上追求完美,并试图将音乐的美传递给观众。
每次表演之前,他会尽量少用嗓子,直到上台前,仔细、认真地开嗓,并且会空口吃蜂蜜。不过,真正的秘诀还是练习,长久的练习,直到对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熟悉,充满把握,他才能够在舞台上自信地展现自己。就像在音乐节的舞台上,他再次用演唱过多次的Trap激起全场沸腾,不仅技术精湛,还充满了和活力。Summer Sky的表演同样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夏日夜晚。结束的时候,刘宪华有点俏皮,没有找自己的手机,而是灵机一变,和现场的观众借来一个手机,留下了的合影。
“行走的乐器库”“音乐天才”“提琴王子”,外界喜欢用这样的绰号来称呼刘宪华。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经历过的严苛童年。在一档综艺里面,朋友跟着他去家里做客,最叫朋友们惊讶的是,孩子们有宽大的房间,却没有电视机。他从6岁开始学习小提琴,7岁学习钢琴,11岁学习芭蕾舞,15岁学习电子小提琴,16岁就获得了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小提琴十级银奖和安大略省冠军。父母非常注重对他的音乐教育。在一次采访中,他提到,9岁的时候,老师说他有小提琴的天分,从那时候开始妈妈就比较严格了,每天逼着他练习,让他很不开心。妈妈把他送到老师家里吃住,每天学琴,老师也很严厉。开始也不想学,妈着学,老师用尖笔扎手心,有阵子他甚至觉得有点心理阴影。
但现在回想起那段时间,他很感激,说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就没有今天的他。他因此获得了扎实的音乐功底,比如,大部分古典乐,他都比较熟悉,听到就能说出来名字,也能演奏出来。新歌Always Been You(《一直是你》)的前奏,正是的G大调第一号大提琴组曲。在韩国综艺Begin Again中,刘宪华也多次展示了他的古典小提琴演奏技巧。例如,他演奏了维托里奥蒙蒂的“查尔达什舞曲”和《歌剧魅影》中的Think of Me和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还有一次,他演奏了古典乐《四季》,展现了卓越的小提琴技术。
读高中时,他第一次尝试将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找到了表达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音乐,也明白了自己和音乐的关系。这时,音乐第一次不再是父母对他的要求,而变成了他对自我的要求。后来,他通过SM公司全球选拔成为签约艺人,正式开启了音乐之路。出道初期不算顺利,他没有气馁,用作品回击质疑。从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后,2013年,他推出个人首张迷你专辑Trap。这张专辑获得了多个奖项,销量媲美周杰伦的《叶惠美》,引发了Trap热潮,他也因此成为韩国最出色的练习生之一。
后来的10年,刘宪华依然坚持用作品说话。在音乐综艺Begin Again中,他的即兴演奏能力和音乐才华得到了广泛认可。这档节目邀请的音乐人组成小队去国外街头做露天表演。节目里,他多次运用“一人乐队”的表演形式,使用loop station(循环站)录制音乐,一个人扛起一支行走的乐队——这种表演形式要求极高的音乐素养和精准的控制能力。还有一次,他在一个工地上面,用铁桶、塑料桶、电钻做背景音,将Believer这首经典作品改编出独特的气质。镜头里,他一直在各种乐器之间忙碌,穿梭,像一个充实的手艺人。
有人评论,刘宪华能将每种乐器都发挥出很好的作用,点与点之间的声音、表情和动作都拿捏得很好,收放自如。特别是他的声音——他在高音部分的表现尤为出色,轻松唱出高亢激昂的旋律,顺滑,游刃有余,毫不吃力——被认为是他的最强乐器。表演的时候,他就像和乐器融为一体,一齐奏出美妙的声响。
外界好奇他的性格两面。有时,他表现得安静、内敛,不需要过多言语,吃完就进行练习。在综艺里,他经常默默照顾团队成员,熟练地做好其他人的早餐。在一档名叫《我独自生活》的节目里,他的独处状态也吸引了很多人,似乎能将独处的生活过得精彩。就像现在,在工作以外,刘宪华说,他变得更独立了,也更有计划性了,除了创作,有时间他就自己一个人去运动。
不过,有的时候,比如,回国发展,刚参加一些综艺时,刘宪华看起来似乎有点焦虑,他担心节目出现空隙,担心其他人被冷落。嘉宾让他休息,他停不下来。后来,他写了一封信,说他曾经以为,这是因为他不能把疲倦、放松的一面呈现给观众,要永远向上,慢慢他才明白,不可能每个瞬间都那样,他应当做自己。他说,也许这是因为综艺并不同于音乐,面对24小时的摄像机的注视,他也会感到压力,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自我消化和克服。
媒体经常形容现在的华语乐坛有些凋落,如今许多音乐人的位置也有些尴尬,音乐的角色似乎变成了影视剧、视频的配角。更多新的粉丝得知刘宪华,是因为他在一些综艺里的表面,而非他的音乐作品。我们也好奇,他怎么看待当下音乐和人们的关系,以及——在当下做一名音乐人,内心会感到失落吗?
对此,他说,他很感谢大家通过综艺认识他,因为那是工作的一部分,也还有一部分人通过他的舞台认识他的。也许,他不在意人们认识他的场景,吸引到更多的人,也就能做出更好的音乐和舞台给他们。就像他在另一档综艺《中国好声音》做导师时,他同样为观众留下了精彩的改编作品——他先拉小提琴,再拉大提琴,音乐情绪逐层递进,再用高音——将周华健的《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想起我》进行了自己的演绎和塑造。
现在,他依然保持着创作的强度,随时随地从自己的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他说有想法的时候就会及时记录下来,之前休假的时候,他在美国待了很久,去了很多城市跟不同的音乐人碰撞,比如乡村音乐之乡Nashville。
谈到艺人转型的问题,刘宪华说,这对如今的他并不算最大的困扰,因为他在当偶像的初期就进行了很大的转型:从组合中出来,自己solo。回忆起来,他形容那对年轻的自己来说,还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他仍然算幸运的,他一直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有机会发展到今天,还能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音乐。
接受采访时,刘宪华几乎是不厌其烦地谈论音乐带给他的能量,每一次的创作和表演,他在具体时刻的具体感受,他的记忆,他所记住的,他所想要重现的。刘宪华对我们说,他希望能成为给别人带来幸福感的音乐人,就像他很感恩有机会能到世界的各个地方演出。他非常尊敬和欣赏那些街头艺术家。曾经,他也有机会去意大利街头演奏小提琴,在慕尼黑街头热唱What a man gotta do,在西班牙街头改编了Maroon5的This Love,再现了“一人一乐队”的名场面。被媒体提到过的一个经典画面是,他和其他人晚上路过一个教堂,觉得氛围不错,就拿出乐器,刘宪华拉小提琴,大叔河琳弹尤克里里,有着“R&B妖精”之称的朴正炫放声歌唱。音乐欢快,绵长,路人纷纷驻足。
刘宪华说,在街头表演,能很清楚地看到每个人的表情和反应,以各地的景色做背景,和观众们互动。看到人们会因为美好的音乐而驻足停留,他就能感觉到幸福。
《时尚先生Esquire》:你的舞台总是让人印象深刻。2024年,你在多个音乐节上进行了精彩的表演,也在音乐节上首次演唱了未发行的新歌Always Been You(《一直是你》)。我们好奇的是,你为这首歌的现场演绎做了哪些特别的准备?在编曲、排练等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
刘宪华:这首歌我发行了很多不同的版本。和初版不同,现场表演我选择的是Orchestra版。在主歌加入之前有一段大提琴的声音,同时制作舞美LED的时候也跟工作人员沟通了很久自己的想法。最后的版本有一个影子在我身后拉大提琴,我本人站在舞台上像一个指挥家,闭着眼睛跟着身后的大屏指挥。这是我这次舞台的一个想法,想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呈现最好的给大家。
《时尚先生Esquire》:每一次表演,你是如何保持自己的状态,确保每一首歌都能以最佳状态呈现给观众的?你有没有什么独特的调节方法或秘诀?
刘宪华:为了最好的live效果,我会在表演的白天尽量少用嗓子,上台之前好好开嗓,我还会空口吃蜂蜜。真正的秘诀还是现场表演和舞台下多多练习,我的很多舞台都需要我对每一步都非常熟悉。
《时尚先生Esquire》:你从6岁开始学习小提琴,7岁学习钢琴,11岁学习芭蕾舞,15岁学习电子小提琴。我们很好奇,你的家庭倡导的教育氛围是什么样子的?在一档综艺里面,朋友跟着你去家里做客,最叫朋友们惊讶的是,孩子们宽大的房间里却没有电视机。你觉得,从这样相对严苛的生活当中,你的收获和你的失去,分别是什么?
刘宪华:收获当然是扎实的音乐基础,基本功很重要。我的小时候可能没有像其他小孩那么多玩耍的时间,我以前也会羡慕别人。但是我后面能从事音乐也离不开小时候的练习和家里的教育,所以很感谢小时候的自己坚持下来了吧。
《时尚先生Esquire》:你和音乐的关系是如何确立的?从什么时候开始,音乐不再是父母对你的要求,而是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你在一次采访中说,音乐打破了你害羞的个性边界。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某个特定的瞬间或事件,感受到音乐对你人生的帮助?
刘宪华:可能是我上高中的时候,自从我把音乐和舞蹈结合到一起之后,我好像发现了属于我的“音乐”。我非常喜欢表演,通过音乐表达让我自信地站在了很多人的面前。在那之后我开始慢慢寻找和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
《时尚先生Esquire》:比如,在Begin Again这档节目当中,因为这是档非常纯粹的音乐节目,人们注意到你的状态非常好,就像小孩回到家一样,能随时即兴创作旋律,经过教堂的时候,还来了一场即兴演出。也许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参加这档节目更多的感受?
刘宪华:我很感恩有机会能到世界的各个地方演出,我本来就很尊敬和欣赏街头艺术家们。大家因为美好的音乐而驻足停留,在街头表演天博TB官方app下载,能很清楚地看到每个人的表情和反应,以各地的景色做背景,和观众们互动,我感觉很幸福。
《时尚先生Esquire》:现在,你是怎么及时保存、收集来自音乐上的灵感的?比如,你会从生活中的什么地方收集音乐demo?你有怎样的创作习惯?(比如,我们看过一次你的节目,你用电钻声作为背景因素)你的创作强度是怎样的?通常灵感会来自什么地方,能用最近的新歌举例吗?
刘宪华:有想法的时候会及时记录下来,之前休假的时候在美国待了很久一直做音乐。去了很多城市跟不同的音乐人碰撞,比如乡村音乐之乡Nashville。最近的新歌其实都创作出来蛮久了,比如Always Been You是2022年的,发行的时候纠结了很久怎么编曲,最后发了很多不同的版本。
《时尚先生Esquire》:你从小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古典和现代的结合是你音乐的特色之一。有哪些古典乐曾深深滋养过你?同时你也经常创作r&b类型的歌曲,哪些流行歌手曾对你产生影响?
刘宪华:大部分古典乐我都比较熟悉,听到就能说出来名字也能拉出来,可能是小时候练习很多的原因。最近有很多很棒的流行歌手,常也会听很多歌。
《时尚先生Esquire》:创作必须要有真实的生活触觉,无论快乐或者痛苦。你的节目《我独自生活》的状态也吸引了很多人,似乎你也能将独处的生活过得精彩。你现在的生活状态通常是怎样的?
刘宪华:现在和之前差距也不大,只是感觉独立了,变得有计划性了很多。基本每天都在忙工作,有时间就去运动。
《时尚先生Esquire》:媒体经常形容现在的华语乐坛有些凋落,如今许多音乐人的位置也有些尴尬,音乐的角色似乎变成了影视剧、视频的配角。你怎么理解当下音乐和人们的关系?你的心里会有失落吗?比如,许多人知道你,也许是因为综艺,而不是你的音乐作品。
刘宪华:很感谢大家通过综艺认识我,因为那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也还有一部分人通过我的舞台认识我的。我不在意大家认识我的场景,我只想好好努力,做出更好的音乐和舞台给他们。
《时尚先生Esquire》:后来你是如何适应综艺里的角色的?你需要展现出不同于舞台上的那一面,这样24小时的摄像机的注视,会给你带来困扰吗?你又是如何消化和处理这些部分?
刘宪华:是会有压力的,可能长大就是这样吧,需要自我消化和克服,有时候我也会怀念一开始那个闹闹的自己。
《时尚先生Esquire》:很多人都说,转型,也许是偶像必定要面对的问题。你对此会有年龄上的焦虑,或者,你对自己之后的自我认知是怎样的?在自我发展上,你有怎样的期许,或者很想要去实现的事情?
刘宪华:我在当偶像初期,刚刚出道的时候就进行了很大的转型,当初在很短的时间内从组合出来自己solo,那个时候对年纪小的我来说还是挺辛苦的,不过幸运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能让我有机会一直发展到今天。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的优点,我现在还是有很多能做的和想做的事情,所以一直是往前看的,焦虑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