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天博TB > 音乐知识 > 乐理资讯

天博TB官网贺立军:在跨界人生中奏响文化传承的交响曲

2025-04-20 03:25:48

  天博TB官网贺立军:在跨界人生中奏响文化传承的交响曲当下,国际之间人文交流的步子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推动文明互鉴,搭建起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一个人勇敢迈出的一小步,经过多年的努力、坚守,将会成为文化多元世界的一大步。

  贺立军,一个典型的“教育改变人生”的受益者,他从小山村走向世界,又因一架古董钢琴与音乐结缘,从矿产业跨界到艺术界,在他的传递下,东西方音乐文化与东西方文明璀璨相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恰如泰戈尔在清华园演讲时所说:“不同文明的相遇不应是机械的相加,而应如琴瑟和鸣。”

  1976年,贺立军出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个小山村,那时的农村没有幼儿园,他5岁就上小学了。学校里只有一位民办教师,贺立军便跟着这位老师开始了语文、数学、地理、历史、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至于外语、美术和音乐,都是小山村之外遥远的想象。在工人父亲和农民母亲的朴素认知里,知识是最重要的,父亲对贺立军的期待是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

  2010年,拿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博士学位后,贺立军内心萦绕着“想去看看更广阔世界”的强烈冲动,选择了飞往美国,从事矿业投资与咨询工作。其后三年,他的足迹遍布北美、南美、中东、澳洲及非洲的50多个国家,为中国企业海外找矿奔波。

  那时,贺立军从未预想过,自己的命运会在某个转角处与钢琴紧紧相连,从而开启一场从矿产界到艺术界超级跨界的人生转折。

  人生的前半程,贺立军都沉浸在数字和公式的世界里,那些复杂的理论模型和精确的数据让他感到踏实、安全和满足。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却有一片未曾涉足的海洋,那里承载着他对艺术的向往。贺立军的女儿5岁开始学习钢琴,每当钢琴的旋律传入耳朵,琴声便如同清泉流淌进心田,给他带来一种抚慰灵魂的震撼。由于工作原因,贺立军全家搬到了密苏里州生活。为了让女儿坚持学习钢琴,他无意间买到了一架古董钢琴。

  这是一台1912年的Behning&Son(贝宁)立式钢琴,紫檀木琴身、象牙白键、乌木黑键,琴声浑厚优美。当时,它的前主人在网上着急出售,标价300美元,并一再强调“这台钢琴棒极了”。精美的工艺、细腻的音色让贺立军一见倾心。一半出于真心喜欢,一半出于好奇,贺立军买下了它,并联系了一家搬家公司,花了400美元运费送回家。

  钢琴前主人送给他一张1914年购买钢琴时的原始收据,贺立军清楚地看到当年钢琴的售价是425美元。在那个年代,黄金价格是每盎司18美元(约等于每克黄金0.58美元),而一个银行高管的月工资也才20美元。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架钢琴的故事,贺立军查阅了大量资料,越深入了解,越被深深震撼。钢琴不仅仅是乐器之王,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还代表那个时代手工及工业制作的最高技艺和工艺天博TB官网,每架能留存于世的古董钢琴,背后都有很多的故事值得回味与探究。

  有的钢琴承载着一段琴瑟和鸣的佳线年,钱学森和蒋英在上海外滩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举行婚礼,钱学森送给蒋英一架钢琴,这架象征着科学与艺术美满交融的施坦威三角钢琴被钱学森图书馆永久收藏。

  有的钢琴寓意着一段音乐传奇背后的艺术共鸣。2000年,“音乐天才”约翰·列侬生前使用过的钢琴通过网络向全球网友竞标,最终以208万美元的天价售出。这架钢琴是约翰·列侬在1970年花了1400多美元买的,1年后他在这架钢琴上创作了举世闻名的歌曲《Imagine》。这架钢琴为流行歌手身后遗物拍卖金额创下新的纪录。

  随着对古董钢琴的日渐痴迷,工作之余,贺立军几乎跑遍了美国本土的48个州,收集了各类古董钢琴100余架。为了让这些古董钢琴发声,他开始自学钢琴结构原理及修复技术。一个有关钢琴艺术的梦想也在他心中悄悄萌芽,并且越来越坚定。

  2014年,贺立军决定全家回国。他用20个集装箱把自己收藏的100架钢琴打包,漂洋过海从美国运回武汉。

  经过一番努力,同年8月,在拥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典故的月湖之畔古琴台,贺立军创建了一家钢琴博物馆——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里面不仅有珍贵的钢琴藏品,还有关于音乐的故事、音乐人士的交流等。贺立军希望这家博物馆能够成为一个心灵的驿站,为繁忙的人们在生活中提供一片宁静的港湾。

  众所周知,博物馆具有社会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属性,开办一所博物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尽管困难重重,贺立军仍然坚守初心,为了丰富藏品和展陈,他几乎每年都去欧洲和美国参加各类拍卖会购买藏品,然后想方设法运回武汉。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古董钢琴、提高钢琴艺术修养,贺立军举办了各种社教活动,如古董钢琴音乐会、知音钢琴生活节、钢琴读书会等。

  2024年5月18日的国际博物馆日,贺立军的武汉琴台博物馆和江汉关博物馆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快闪活动,当日上午10时30分,江汉关博物馆广场上响起歌曲《在此》,来自10所高校的100余名大学生,从广场四周的角落现身,即兴表演大合唱《在此》《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和我祖国》,其间还穿插了古琴合奏《高山流水》,钢琴独奏《洪湖水浪打浪》……在他们的努力下,这场盛会将艺术、教育与研究完美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具特色的视听盛宴。

  在武汉的天河机场,贺立军用编钟与钢琴搭建了“一见钟琴”大舞台,用东方的乐器之王编钟与西方的乐器之王钢琴合奏《长江之歌》《九歌》等,让中西文明交流互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客驻足打卡。

  为了让博物馆实现可持续发展,贺立军努力拓展钢琴类相关文化产业,新建了艺术教育培训中心及全球古董钢琴修复技术中心。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让钢琴博物馆走得更远。

  创建琴台钢琴博物馆的这十年,彻底改变了贺立军的人生轨迹。为了让梦想的雪球越滚越大,抵达更广阔的世界,他出售了美国的多处房产,把所得全部投入了博物馆;几乎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将全部精力放在发展博物馆事业中。

  贺立军说:“音乐与科学一样,都是一种探索和追求真理的方式。钢琴上的每一个键,都蕴含着生命的秘密。我聆听那些经典的旋律,也尝试着去创造自己的音符,用音乐来诉说我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这可能就是我坚持的原因吧。”

  古董钢琴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收藏,贺立军一直致力于钢琴的全新修复技术研究,这项技术可以使一架古董钢琴恢复到出厂状态,既保留了原有的艺术性,又让手工钢琴黄金时代的音色完美再现。

  自钢琴博物馆开办以来,贺立军已经修复了几百台古董钢琴,甚至许多欧美的收藏家也专门将钢琴送来武汉修复。

  在这个过程中,贺立军逐渐领悟到了不同时代钢琴的特点和魅力,他走访了世界各地的钢琴博物馆和古董钢琴修复技师,与音乐家和钢琴技师交流心得,功夫不负苦心人,他最终拿到了“钢琴修复与重建”的非遗文化传承人的证书。

  10多年来,琴台钢琴博物馆的从业人员从最初的1人增加为20人,藏品从最初的100台增加到1000台收藏级古董钢琴,规模也从最初的2500平方米发展为综合面积8000平方米。2021年,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获评国家博物馆,是湖北省第一家私人创建的国家级博物馆。

  当年一回国,贺立军便加入了武汉市欧美同学会。目前担任武汉市欧美同学会理事、湖北省欧美同学会理事。10多年来,他坚持用艺术和专业与学长们交流合作。今年,他与同济医院的学长共同申报了“以音乐疗愈优化门诊服务的创新实践”科研项目,与哈佛大学海归大咖共同探讨“量子重力测量技术在勘探上的应用”……在这个“留学报国”的大家庭中,他和学长们彼此支撑、共同成长,努力为祖国的文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每当贺立军立足月湖之畔聆听百年琴声时,那个5岁的山村学童、35岁的留学精英、48岁的博物馆馆长相重叠,用生命历程理解了文化融合,奏响了一首中外文化交流的交响曲,将人生谱写成文明传承的乐章,也实现了自己真正的自由。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唯有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多元文化,才能在差异中找到共鸣,在对话中创造未来。

  人物简介:贺立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武汉市欧美同学会理事、湖北省欧美同学会理事,武汉美中美投资集团董事长,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馆长。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